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超 怀化报道
36年时间,从占地12亩,仅有几间木房的受降纪念馆到如今占地300亩,拥有“一园三馆”,年参观人数突破200万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吴建宏用信念、责任与坚守将抗争精神与和平文化代代相传。
结缘抗战历史文化
“经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走进怀化芷江,一座造型像“血”字的受降纪念碑高高矗立。
1983年,芷江开始修复受降纪念坊,吴建宏经常跑去施工现场。看着那块牌坊一天天变样,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我自己很坚定。”1985年,因在水泥厂做工表现出色,在旁人的推荐之下,吴建宏获得了芷江县烟草公司、芷江县财政局、芷江县文物管理所的调令。几经考虑,他选择了最为“清贫”的芷江县文物管理所。
1987年,吴建宏正式调到新的岗位,成为芷江受降纪念坊一名“勤杂工”。
“每天的任务就是挑粪、植树、侍弄花草,讲解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活,所里只有老所长一个人担任。”吴建宏对记者说道,虽然兴趣浓厚,当时他也只能躲在一旁“偷学”,碰到所长不在,才能“客串”讲解员。
一次,市里来了一批游客参观,见没人接待,吴建宏便主动上前为他们讲解。忽然,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跳入他的视线,原来老所长悄悄跟在了队伍最后,他有些紧张,但讲解中迸发的激情慢慢掩盖了紧张的情绪。
“小吴,你的讲解已经超过了我,现在你可以正式接任我的工作了。”参观人员走后,老所长拍拍吴建宏的肩膀,对他竖起大拇指。从那以后,他更是刻苦钻研,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1992年,老所长退休时推荐他担任芷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1999年,芷江县委、县政府任命他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馆藏文物征集“走四方”
“一个纪念馆如果没有丰富的馆藏文物,弘扬抗战文化、和平文化就没有了基石。”吴建宏将抢救、挖掘抗战文物,当成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次,他接待一批前来参观的台胞时,得知当年中国战区主持芷江受降主官萧毅肃将军有9个子女分别居住在台湾、美国等地,并收获了其中一个台湾的通讯地址,但没有电话,他如获至宝,一心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从那一年开始,他适逢过节都会给这个地址邮寄贺卡、名片以及纪念馆相关资料,整整坚持了十年。
2003年的一天,吴建宏接到一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对方是萧毅肃的二儿子萧慧麟。他告诉吴建宏十年来他寄的东西都通过台湾转到了美国,他和家人看了后十分感动,决定前来芷江。
“这些东西已经不再属于萧家,它们属于中华民族。”萧家兄妹先后5次来到芷江,向受降纪念馆无偿捐赠了400多件文物。
吴建宏一直有个习惯——去哪都背着10本沉甸甸的联络本。凡是来纪念馆参观过的与当年受降历史有关的人员,他都会亲自陪同讲解,并将获取的信息一一记录在联络本上。
陈纳德将军的妻子陈香梅女士捐赠了将军遗物18件;美国飞虎队队员约瑟夫·德,捐赠了223张反映当年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他凭着热情与执着,感动了无数参观者,在文物征集上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最令他自豪的是找回存封将近70年、日本在芷江向中国人民无条件投降的原始视频。这段视频时长达20多分钟,找回它,找回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
1990年,吴建宏在整理文献资料时,发现了有关纪录片《芷江受降——降使今井》的两张海报。直觉告诉他,有海报就一定有投降的原始视频。为此,他跑遍国内电影制品厂、档案馆,就连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军史馆也跑了好几趟,可每次都带着遗憾回来。
2005年恰逢抗战胜利60周年,吴建宏捕捉到一个信息——美国斯坦福大学即胡佛研究所、国家档案馆等相继解密了二战时期的相关文件资料,甚至连蒋介石的日记都原封原味地保存在胡佛研究所。一个大胆的联想让他觉得:视频资料就在美国。
带着寻找原始视频的使命,2006年10月,吴建宏来到美国,一头扎进了当地的资料馆、档案馆,仍无功而返。后来,他联系上现旅居美国,祖籍芷江、原湖南师大油画院教授、美国油画原创协会会长钱德湘夫妇,委托他们寻找这份珍贵的资料,也一直无果。
吴建宏开始怀疑自己的思路有问题。终于在一张照片里,他找到了答案。原来,抗战时期,美国人将芷江的拼音翻译为“ZhiKang”。利用这个方法,2013年5月,钱德湘夫妇终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回了这份原始视频。
33年来,吴建宏自掏腰包累计购买抗战实物数百余件,全部无偿捐给了纪念馆。同事们劝他在文物征集经费中列支这部分费用,他却笑着说,“这些展品,是我对这份工作最好的留念。”
近年来,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从海内外征集珍贵文物、资料共计3000余件。
传承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历史是映照现实的一面明镜,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记。因此,在把握世界潮流的基础上,吴建宏经常思考着如何把“抗战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
受降城就是历史教育最好的载体。
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强化我们的历史记忆,这是最好的教科书;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后人体会什么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这里有最好的氛围;
它告诉我们应该“到哪里去”,以史铸魂,坚定我们的自尊和自信,这里是最好的指向。
而发挥受降这一载体的价值就必须“冠名”。
从1996年开始,吴建宏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少次,他背着大袋材料上北京,到中宣部、文化部汇报工作;多少次,他拜访省内各级宣传部门和各群众团体,宣传受降城;多少次,他穿梭在怀化市各学校、单位,全面介绍受降城。
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受降纪念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如今芷江受降纪念馆已成为世界华人向往的地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香港地区都准备将飞虎队纪念馆作为他们青少年的航模教育基地。这样一来,中华民族抗战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度就会越来越大”,吴建宏兴奋地说。
从2003年开始,芷江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世界80多个国家政要与友人、苏联飞虎队员、美国飞虎队员及家人共400多人亲临盛会,芷江和平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已超越国界。目前,芷江和平文化已经成为湖南省对外宣传、交流的5大名片之一。
一个人的努力,将一段沉甸的历史尽情演绎,因而让芷江这个湘西小山城扬名海内外,成为享誉世界的和平名城。
责编:许敏
来源:红网时刻
梁志平专题调度全县自然资源规划用地工作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11次常务会议召开 梁元和主持
梁志平在新店坪镇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利亚德集团捐赠仪式在芷江举行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5年全国科普月(怀化)主场活动暨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区域换展怀化站集中启动仪式在芷江举行
下载APP
分享到